近十年来,家住新密的林阿姨的右脸频频剧痛,“就像被火烧电击一样”。发作时,无论是说笑、打哈欠、张口咀嚼,甚至只是稍稍碰一下口腔内、面颊部,都可能引来钻心刺骨的剧痛。更痛苦的是,晚上睡觉翻身时,脸一碰到枕头,会被突然痛醒,使得她经常彻夜难眠。
患病初期林阿姨以为是牙痛,便去拔牙,本以为牙齿拔掉后,疼痛会有所好转,结果一点缓解的都没有,每天只能吃一点粥,病一发作,脸都不敢碰。
“每次疼痛持续2分钟左右,每天发作4~10次不等,简直就要崩溃了!”林阿姨说。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林阿姨家属,决定去医院为林阿姨做具体的检查。结果显示,林阿姨的疼痛并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经痛。
\
随即开始药物治疗,最初基本能镇住疼痛,药物治疗维持一年后,效果却越来越差,即使加大药量,还是越来越痛,且发作更加频繁。每次洗脸、吃饭都会引发疼痛,弄得林阿姨饭都没法吃,人越来越消瘦,加之药物反应头晕目眩,生活也不能自理。
(▲ 宁院长团队讨论病情、确定手术方案)
家人看着林阿姨那痛苦的样子,实在是不忍心。四处打听能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医院,几经辗转打听到新郑市中医院脑外科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很专业。随即慕名而来,找到脑外科宁根江院长。
来到新郑市中医院后,脑外科的专家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并分析影像资料,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评估,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术前讨论,明确诊断、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决定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小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准备,术中精准操作,顺利完成手术。
(▲ 宁院长为患者做手术)
手术治疗结束当天,林阿姨就感觉面部的疼痛消失了,当晚睡觉翻身时脸碰到枕头,面部的疼痛就没有出现。第二天早上吃饭、刷牙、洗脸、打哈欠面部都没有感觉到疼痛,一周后林阿姨康复出院。
我院脑外科宁根江院长介绍,三叉神经是控制面部、牙齿和咽喉部感觉及运动的神经,该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特点是吃饭、喝水等动作诱发面、颌骤发剧烈刀割样疼痛,数分钟缓解,多数病人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发作逐渐频繁,且越来越剧烈,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终日处于害怕发作的恐惧中,甚至不敢吃饭和喝水。
目前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较一致的看法是三叉神经颅内段受到异常血管压迫所致。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微创手术三种方法,其中微创手术效果较好,无副作用,安全有效,术后疼痛即可消失。
微血管减压术,是显微外科技术,特点是:微创、损伤小、出血少、疗效高、并发症低等。该项手术可以根治顽固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特别是这几年,我院对这项手术的开展,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还标志着将我市神经外科技术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诊,最常见的是误把三叉神经痛当牙痛。有些患者不堪“牙痛”长期折磨,甚至拔掉了整口牙齿,而疼痛却依然没有丝毫的缓解。
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牙痛是由口腔疾病引起,一般会有出血、牙龈肿痛等牙病的其他表现,而且疼痛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拔除后则不会再痛。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如闪电,似刀割,使人难以忍受,且每次痛的时间短,反复发作。
还有个别“眼跳、脸跳”,不要相信是有财或者有灾,说不定就是面肌痉挛。所以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所患病因,对症治疗!
Copyright © 2015 新郑市中医院
本站文字及图片内容版权归新郑市中医院,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