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功能评估
浅昏迷指数:5分
呼吸功能差,左眼张开困难,眼球活动差。
肌力:右上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IV级,右下肢肌力近端IV级,远端Ⅲ级,右肢体肌张力Ⅲ级;左上肢肌力0级,左上肢肌张力IV级。左下肢因骨牵引无法评定。
认知,语言障碍,饮食不能。
一、药物治疗
1、营养脑细胞,促醒,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降张力药物运用。
2、 抗癫痫药物运用。
二、高压氧
1、促醒,纠正脑缺氧、缓解脑水肿。
2、激活脑细胞,促进脑皮质功能恢复。
3、预防压疮产生。
三、运动治疗
1、左肢体抗痉挛良肢位摆放。
2、左肢体关节被动运动,诱发主动运动,预防关节强直。
3、关节及肌肉牵伸手法治疗。
4、关节活动度练习。
5、右上肢精细动作训练,肌肉耐力训练;右下肢肌肉耐力训练,抗阻训练。
四、物理因子治疗:
1、电刺激:促进瘫痪肌肉肌力恢复。
2、痉挛肌治疗仪、蜡疗:缓解痉挛,软化瘢痕。
3、经颅磁治疗仪:脑循环,促进大脑皮质的可塑性,促醒,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4、神经损伤治疗仪:促进动眼神经恢复,修复脊髓损伤。
5、骨创伤治疗仪:加速左髋臼骨折的愈合。
6、左上肢智能肩肘关节训练器运用,左下肢智能膝踝关节训练器运用。
五、中医治疗:温针灸、电针、药物熏蒸、艾灸。
六、言语、认知治疗:计算机言语认知训练。
治疗一月后评估
1、神志清,精神抑郁,左眼能自主睁、闭眼,眼球活动自如。
2、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肺功能佳。
3、左髋臼愈合佳,拔除骨牵引,进行运动训练,活动良,改善。
4、认知:理解力可,记忆力差,计算力可。
5、言语:能简单说清2-3个字,字间连贯性差,饮食呛咳,吞咽困难,仍需鼻饲喂养。
6、肌力:左上肢肌力Ⅱ+级,肌张力Ⅲ级,左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IV级,左膝关节屈伸不能 ,左髋关节外旋疼痛明显,右肢体功能恢复。
一、药物治疗
1、营养脑细胞及周围神经药物治疗。
2、抗癫痫药物运用,抗抑郁药物应用。
3、抗痉挛及降张力药物运用
4、抗骨质疏松药物运用
二、高压氧治疗
三、运动治疗
1、关节主动运动,布置作业,病人每天需独立完成。
2、关节活动度训练:髋关节训练器训练10次,股四头肌训练器训练20次,踝关节训练器训练50次。
3、增加主动运动:左上肢抗阻力训练,加强左下肢的肌肉耐力训练。
四、物理因子治疗
1、中频治疗:止痛,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痉挛机治疗仪:控制痉挛,降张力。
3、肌兴奋治疗仪:增加肌力。
4、经络导平治疗仪;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兴奋性。
5、吞咽障碍治疗仪:提高咽喉部肌肉力量,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同时吞咽康复师加强咽部对食物敏感性的手法训练。
6、神经损伤治疗仪:修复脊髓损伤,刺激周围神经恢复。
7、自动电动起立床: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减少褥疮、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锻炼患者站立能力。
8、气压循环泵:改善左下肢血液循环,减轻左下肢浮肿。
五、中医治疗:封针、温针灸、电针、药物熏蒸、艾灸。
六、言语治疗:言语治疗师参与病人的系统训练,加强言语连贯性训练。
七、认知治疗: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的强化训练,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八、康复工程:订做左下肢支具,辅助患者自助站立、行走的训练。
治疗三个月后评估:
左膝、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踝关节轻度阵挛。
双上肢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Ⅱ级,右下肢功能正常。能自行站立。但躯体平衡能力差,支具辅助步行200米。
左下肢痉挛消失,左下肢浮肿消失,左手精细动作差。
恢复正常饮食,拔出鼻饲管后,饮食无呛咳。
记忆力、计算力、认知力恢复,能认人、认物、熟悉地点,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以下数值的加、减、乘、除。
能简单发出连续十个字,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的表达。
一、药物治疗:口服脑复康等。
二、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训练,增强肢体肌力及运动耐力。
纠正异常步态,平衡板训练改善躯干平衡能力,站斜板纠正足下垂,减轻踝阵挛。
三、作业疗法:加强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入厕、洗浴、穿衣、做饭、饮食的自立能力训练。
四、言语认知训练:阅读、背诵文章并解释词义。
五、物理因子治疗:
1、痉挛肌治疗仪:控制痉挛
2、经络导平:改善循环
3、蜡疗、中药熏蒸
患者康复治疗四个月,出院时步行平稳、步行距离为500米,饮食、言语、智力恢复正常。能自行大小便、吃饭、做饭、脱穿衣、洗脸。嘱其返家后继续加强肢体肌肉耐力训练和身体平衡训练,按时服药,每月复诊一次。
Copyright © 2015 新郑市中医院
本站文字及图片内容版权归新郑市中医院,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