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东区、西区)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各异。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伴黏液、脓血。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导致腹泻的病因不同,伴随症状各异,例如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
血尿便常规、粪隐血、原虫、虫卵、脂肪滴;血沉、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水电解质);胃肠道激素测定等。
包括腹部超声、X线、钡餐造影、钡剂灌肠;腹部CT/MRI;仿真小肠CT/MRI;胃镜、小肠镜、结肠镜(黏膜活组织检查);胶囊内镜。
慢性腹泻的诊断主要是原发病(病因)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以及上述检查所见,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腹泻严重者可视病因给予止泻药物。
3)解痉止痛药
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饮食。
Copyright © 2015 新郑市中医院
本站文字及图片内容版权归新郑市中医院,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