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治疗科
言语矫正疗法主要是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和小儿脑瘫等引起言语障碍者进行矫治的方法。言语治疗师通过评定来鉴别患者发音异常、构音异常、言语异常或流畅度异常的情况,分别进行发音、构音、会话等练习,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力求矫治,以恢复患者言语交流能力。尽管发病后3-6个月是言语恢复期,但对发病2-3年后的患者经过训练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系我科的特色疗法。
吞咽疗法主要是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各种病引起患者出现进食、饮水呛咳,流口水、进食缓慢及不能进食的患者,通过吞咽治疗师详细评估后,给予吞咽器官的手法训练及吞咽治疗仪的运用,使患者能拔除围观,顺利进食的疗法。
汉语失语症分类:
1、Broca失语
2、Wernicke失语
3、完全性失语
4、传导性失语
5、纯词聋
6、纯词哑
7、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8、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9、混合性经皮质失语
10、命名性失语
11、皮质下失语
12、失读症
13、失写症
1、运动性构音障碍
根据神经解剖和言语声学特点分为六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
2、器质性构音障碍
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
3、功能性构音障碍(机能性构音障碍)
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
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阶段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但是,这不包括由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
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听觉障碍、儿童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
1、传导性耳聋
2、感音神经性耳聋
3、混合性耳聋
4、中枢性耳聋
5、伪聋
又叫嗓音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声异常,其病变原因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器质性发声障碍和功能性发声障碍。
是一种言语的流畅性障碍,俗称“结巴”。世界卫生组织对口吃的定义是: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奏的紊乱,即口吃者因为不自主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导致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
即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临床表现有:结构性失用、单侧忽略、失认症、失用症、记忆障碍等。
Copyright © 2015 新郑市中医院
本站文字及图片内容版权归新郑市中医院,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